因为意识到自己长大,而感到可怕。

近一年有无法描述出来的心情,逐渐强烈。我原来以为那只是我锐减了的表达欲的表现而已,而写不出来的东西,就像是没有必要说的话。有时候也觉得是自己才疏学浅,每当有什么想法的时候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一个结果,但往往越琢磨就越浅薄。一方面是自己很少看书或几乎不看了,另一方面是自己不再对其他人的表达有所期待,如此就错过了重塑自己的表达的必须条件。但又好像,不完全是这样的。

最近还仍然存在着极其幼稚的时刻,因为朋友没有守约而无法承受地哭泣。这种情绪可能永远也破除不了了,但近日来说,我的表现都让我感到有些吃惊。悲伤仿佛只是一个普通的布尔值,它为真便悲伤,不为真便不再悲伤。仍然可以感受到悲伤那种数据的存在,却无法把它调用出来工作。这听上去没什么,但是要和以往的自己做比较,那就会感觉到莫名地恐惧,因为以往的我可不是这样的。我可是能够浸泡在悲伤中,寝食难安,对一切感到索然,即便如何劝阻却仍然自怨自艾的一个人。不知道是褒是贬,总之我是这么认知自己的。虽然自己已经为自己打了很多的预防针,但我仍然觉得对自己的变化是无法接受的。

变化是很难察觉的,而一旦察觉就会感到无法接受的。至少在我的人生阶段中,我如此反应了。但我深知这并不是我应该抱有的态度。无论如何说,我的成长都是向着好的方面,我成功地从旧的茧里挣脱了出来,有了新的想法和新的方法来生活。至于之后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,总不能比是一个茧的时候更坏了。啊,这难道就是之前王文斌说的,大学恋爱之后就写不出来批判的文字一样吗?因为自己的意识中,一直只认识那个写这些东西的自己,然后当自己不再需要通过这些内容来向自己证明自己的存在的时候,自己就会陷入恐慌——以前那个我去了哪里?恐怕我也一度抱有类似的态度吧。

亦如我不再需要通过晦涩、扭曲的文字来解决我不好受的心情,我也不再需要这样的心情来为我增加新的心理压力。我的大脑已经养成了快速过滤信息并寻找可解方式的工作模式,亦没有时间让我哭泣却不去寻找解决的方案。偶尔仍然会哭泣,但并不会成为主要的差事。我确实实现了自己的愿望,能够不用依赖别人来主导自己的心情了。但我仍然感觉到害怕,对未知的已改变的自己的害怕。

这有什么好怕的呢,我变了。也只是这一部分而已。我应该学会接受自己。


附:一月至今的词云(我好爱用苍蝇)

分类: 低情绪

0 条评论

发表评论

Avatar placeholder